欢迎访问,重庆向杨食品有限公司
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的来源
发布时间:2025-08-02浏览次数:5152

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天,人们有着赏月、吃月饼等丰富的习俗。而吃月饼这一习俗的来源,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有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发展脉络。


  追溯到古代,月饼最初并非是专门为中秋节而准备的食品。在殷、周时期,江、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“太师饼”,它被认为是月饼的“始祖”。不过,那时它还没有与中秋节产生紧密联系。
  到了唐朝,月饼与中秋节的关联逐渐紧密起来。相传,唐高祖年间,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,八月十五凯旋而归。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。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,拿出圆饼,笑指空中明月说:“应将胡饼邀蟾蜍。”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。由此开始,吃饼赏月逐渐在宫廷中流传开来。后来,杨贵妃觉得“胡饼”之名不雅,将其改名为“月饼”,这一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。
  而在民间,吃月饼的习俗还有着与反抗元朝统治相关的传说。元朝末年,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,纷纷起义抗元。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,但朝庭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,传递消息十分困难。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,命令属下把藏有“八月十五夜起义”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,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,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。到了起义的那天,各路义军一齐响应,起义军如星火燎原。很快,徐达就攻下元大都,起义成功了。消息传来,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,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,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,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“月饼”,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。此后,“月饼”制作越发精细,品种更多,大者如圆盘,成为馈赠的佳品。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。
  随着时间的推移,吃月饼逐渐成为了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习俗。月饼不仅是一种美食,更承载着人们对团圆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每到八月十五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品尝着各式各样的月饼,欣赏着皎洁的明月,共享天伦之乐。不同地区的月饼也各具特色,有广式月饼、苏式月饼、京式月饼等,它们在口味、制作工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,但都寄托着相同的情感。

↓↓↓如需购买,微信扫码进入向杨月饼唯一微商渠道↓↓↓

上篇:暂无
下篇:暂无